春季开学以来,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山东省委和地方党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一线、深入师生,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学院党委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联动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突击队,通过专职组织员工作站、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进行协调,组建志愿者团队,做到哪里艰难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员,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学校严格落实教学区与家属区的物理隔绝,强化教室、图书馆、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措施。学校疫情防控专班人员、各学院负责同志、辅导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共1235人进驻教学封闭区,所有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每天定时开展健康监测,做好信息登记、报送备案等工作。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113个,随时处置出现异常症状师生。按照中央、省委要求,落实“四个一律”,按标准配备学校临时隔离点,确保临时隔离点第一时间能用、好用、安全的用。截至4月3日,学校共开展不同群体核酸检测35轮次,其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9轮次,覆盖师生41余万人次。截至目前,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学校全面开展爱国运动卫生大扫除活动,保证日常清洁和通风换气。坚持对餐饮、商贸、图书馆、理发店、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定时消杀,并在食堂、公共卫生间、体育馆、教室等场所放置消毒纸巾或手消毒液,确保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学校对校园围墙进行加固和维修,同时组建20支由安保人员、辅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校内巡逻队,沿学校围墙进行全天候巡逻和定点值守,防止校内人员违规外出和校外人员违规进入。


学校全力做好教学区的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用水用电、志愿服务等服务保障,确保学生吃得好、睡得稳,生活舒心。累计购置各类防疫物资近53万套,发放5万余套。目前,学校现有防疫物资能够满足三个月的需求,并正在按照“满足一个学期使用”标准的要求,加大防控物资的采购力度,确保物资保障到位。学校米面油等大宗物资储备量都保持在1个月以上,水电暖人员24小时值守待命。为做好医疗保障服务,学校安排专门车辆给需要外出就医的师生提供24小时服务。同时,在饮食上坚持开发菜品、营养搭配、合理配餐、高效配送,确保学生吃的营养健康。学校北区西门作为学校物资专属进校通道,是学校物资供应保障的“生命线”,每天大量物资不定时错时错峰进校。有抗疫的物资、有供餐的食材、有超市的货物……为确保安全,所有进校物品“随到随卸货、随卸随消杀、消杀即转运”。3月14日至今,学校物资转运、消杀工作人员每天不到五点上岗,高峰时段平均4到5分钟就有一辆货车抵达,平均每日向校内转运米面粮油、蔬菜、水果和日用生活品等各类物资20余吨、万余件货品,累计转运各类物资450余吨,有力保障了校内师生的生活需要。

学校组建了由科处级干部、辅导员、教职工志愿者、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5384人,其中学生4006人,教职工583人,后勤服务保障人员795人,志愿者占学校师生的16.5%。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防疫服务、生活服务、心理帮扶和宣传引导等工作。其中,1235名教职工、后勤服务志愿者已经连续12天24小时坚守教学封闭区不离岗;1480名学生累计参与核酸检测引导登记、用餐秩序维护、校园安全巡查等各项志愿服务5100余人次,形成了协同攻坚的合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依托线上教学资源和直播教学平台,按照“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的原则,于3月14日全面启动线上教学。目前,所有课程都已按原课程表开展线上教学,学生秩序井然、学习静心。学校把疫情“战场”变为教育“课堂”,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将疫情防控的实际行动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疫情防控的时代价值和重大举措,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线上教学中,学校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各专业教师也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疫情防控、红色资源为重点,在各类课程中深挖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结合时事,认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通疫情防控期间临时困难补助通道,如同学们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出现突发困难,可向本学院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在审核后及时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截止目前已为第一批21名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21000元。为保障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线上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流量不足的问题,学校携手运营商,为同学们送上流量福利。开学以来,学校发挥家校共育机制,借助学校网站、家校QQ群、家校微信群等,举办公开课138场;通过家校共育信息网络平台,向家长及时推送学生在校信息4875条;召开云端家长会444场,介绍学校的防疫形势和学生在校思想状况,回应关切,让家长放心,切实凝聚起家校共抗疫情的信心、决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整合资源,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开通“让‘心’变宁静”的绿色通道,守护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3月14日起,全校心理咨询服务转为线上开展,充分依托各种平台,持续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3月17日起,开通24小时紧急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传递。截至目前,已提供线上心理咨询50余例,接听热线电话20余个,对接学院紧急处理心理危机事件8例、自杀危机事件1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中南大学唐海波教授为师生作《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的专题线上心理健康讲座,将疫情期的心理调适方法送到学生心里。还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不同主题的科普知识,适时开展线上心理沙龙和交流活动等。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优势,围绕“同心战疫”主题,推出一批优秀图文和视频作品,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山东卫视《早安山东》、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大视野》、山东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报道,在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下一步,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坚持今年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鲁东大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